大多數的鈑金折彎件,都是采用懸空折彎、模中折彎以及折邊與壓合等工藝與方法制成。折彎機的作業方式均遵循同一原理:沖壓滑塊的凸模將工件壓入凹陷的下模中。因此,執行上述工藝與方法的折彎機被稱為模壓折彎機。這些折彎機,無論尺寸、噸位等,克勞斯都能生產。
懸空折彎
懸空折彎:上模將工件壓入下模,卻不將其壓向模具壁。上模下移期間,工件邊向上彎折并形成夾角。上模將工件壓入下模的深度越大,角度就越小。此時,上模和下模之間留有空隙。懸空折彎也被稱為路徑依賴型工藝。每種夾角都需要特定路徑。機床控制系統同時計算路徑與相應的沖壓力。路徑與沖壓力取決于模具、材料與產品特性(夾角、長度)。
模中折彎
模中折彎:上模將工件完全壓入下模,因此下模、工件與上模之間不留空隙。這種工序被稱為合模。上模與下模必須精確相互貼合。因此,每種夾角與形狀都需要相應的模具組件。工件一旦完全壓入,上模則無法繼續向下移動。機床控制系統繼續提升沖壓力,直至達到規定值。施加至工件的壓力由此上升,從而呈現出上模與下模的輪廓。夾角在高壓作用下逐漸穩固,幾乎徹底消除回彈問題。
折邊與壓合
板材邊緣通常被完全彎折(例如盒邊緣),隨后折邊相互平行。成品件整體因此更加穩定或是形成邊緣防護。隨后折邊內通常需要掛入其他零件。折邊與壓合分為兩個步驟完成:首先操作員預先折好 30° 夾角,然后將工件重新放入并壓合夾角。如果邊緣之間存在空隙,則稱為折邊。壓合中彎邊則完全相互擠壓。折邊是路徑依賴型,壓合卻是力度依賴型。
翻板折彎
機床內置的折彎擺臂由 C 形型材構成,其上安裝有下部與上部折彎模具。折彎時 C 形型材向上或向下移動,或是進行小范圍橢圓形運動,即翻轉。擺臂折彎機半自動化運行,以快速性與靈活性著稱,即使是小批量生產也完成得毫不遜色。此外,通過翻板折彎技術還可使用同一模具在單個部件上實現多種半徑尺寸的高效折彎。